加載中...

城陽地域夏、商時為萊夷地,屬青州;西周屬夷國;春秋初期分為介、夷、萊等諸侯國屬地,中期歸入齊國;戰(zhàn)國時屬齊國,隸即墨;秦朝(公元前221年)始建置不其縣,屬膠東郡,縣城建在今城陽、城子、寺西村一帶;西漢時期,改屬瑯琊郡不其縣;東漢建武中期,改屬東萊郡不其縣;三國時期歸魏國東萊郡不其縣;西晉時(公元277年)改屬青州長廣郡不其縣,郡治不其城;劉宋時(公元468年)東青州治署不其縣;北魏時改屬光州長廣郡不其縣;北齊(公元556年)廢除不其縣,劃并入光州長廣郡長廣縣;隋朝(公元589年),析不其縣地重建即墨縣城(即今即墨市老城區(qū)),屬東萊郡;唐朝屬河南道萊州(東萊郡)即墨縣;宋朝為京東東路萊州即墨縣;元朝先后屬膠州、萊州即墨縣;明朝屬山東省萊州府即墨縣仁化鄉(xiāng)、里仁鄉(xiāng)等;清朝屬山東省承宣布政使司萊州府膠州即墨縣;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后,白沙河以南及紅島等地劃入德國租界;1914年日本驅逐德國取而代之;1929年屬國民黨南京政府青島市,期間,白沙河以北仍歸屬即墨縣里仁鄉(xiāng)、仁化鄉(xiāng);1935年,夏莊、惜福鎮(zhèn)、流亭部分土地劃入青島市,其余部分仍屬即墨縣;1938年,日本侵華期間,今全部區(qū)域屬偽山東省公署下設的道區(qū);1945年,南京國民政府第二次統(tǒng)治時期,與南京國民政府第一次統(tǒng)治時期相同。 1949年5月31日,城陽解放,域內分別歸嶗山辦事處和即墨縣管轄;1961年10月起統(tǒng)屬嶗山縣;1988年11月起改屬嶗山區(qū);1994年6月起屬青島市區(qū)級建置。
城陽區(qū)地處青島市市區(qū)北部,位于東經120°07′-120°34′、北緯36°11′-36°24′。東依嶗山區(qū),南接李滄區(qū),西臨膠州灣與膠州市相鄰,北與即墨區(qū)毗連。東西最大橫距41.5千米,南北最大縱距24千米。全區(qū)總面積553.2平方千米(含青島紅島經濟區(qū))。
城陽區(qū)地處青島市市區(qū)北部,位于東經120°07′-120°34′、北緯36°11′-36°24′。東依嶗山區(qū),南接李滄區(qū),西臨膠州灣與膠州市相鄰,北與即墨區(qū)毗連。東西最大橫距41.5千米,南北最大縱距24千米。全區(qū)總面積553.2平方千米(含青島紅島經濟區(qū))。

匿名 點評時間:2025-6-30 5:36:28
- 商家與會員互動,點評優(yōu)秀商家,引導消費。
分頁: 上一頁 | 下一頁